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挑瓜与人工挑瓜哪个更甜? 记者实验来揭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0:25:00    

夏日炎炎,西瓜成为市民消暑解渴的“标配”。近来,一些用AI精准挑选“糖心瓜”“报恩瓜”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相关视频点赞量动辄数十万。在视频中,博主只需用手机对着西瓜拍几张照片,上传至软件,AI就能分析出西瓜的成熟度、甜度甚至果肉纹理。这种听起来“科技感满满”的挑瓜方式,真的比传统经验更靠谱吗?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超市货架上多个品种的西瓜。

AI挑瓜是否更甜?

7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崂山万象汇负一楼的盒马鲜生门店。正值西瓜销售旺季,货架上摆满了麒麟瓜、甜王、8424等多个品种的西瓜,不少市民正弯腰挑选,不时用手指轻敲瓜皮,听声音来判断好坏。

记者先给西瓜拍照,随后将西瓜照片分别上传至三个热门AI大模型,并发送请求:帮我挑出最甜的瓜。记者发现,只有一款AI工具给出了明确选项——第二排最左侧的西瓜,理由为“它看起来成熟度较高、形状规整且表皮颜色鲜艳”。其余两款工具均表示,无法判断或确定哪个瓜最甜,但提供了一些选瓜建议。记者在观察完瓜皮后,选择了AI推荐的“第二排最左侧的西瓜”。

为了验证AI的“挑瓜水平”,记者又让盒马鲜生水果区的工作人员小张帮忙挑选了一个西瓜,小张挑瓜时动作娴熟,他先观察西瓜的“瓜脐”和“瓜蒂”,“瓜脐小、瓜蒂弯曲的是好瓜。”小张说。接着他边用手掂量重量边介绍说:“同样大小,手感沉的水分足。”最后再用指关节轻敲,“声音浑厚发闷的成熟度高,声音清脆的偏生。”一会功夫,他就选好了1个西瓜。

记者在开瓜后看到,人工选的西瓜果肉鲜艳,皮薄籽少;AI选的也不差,只是白籽相对较多。记者品尝后发现人工选的瓜口感更好吃,感觉瓜更新鲜,水分更足;不过AI挑的瓜口味更甜。“瓜摘下来放了几天,AI可能看不出来,但我能通过瓜蒂的软硬判断。”工作人员小张说。

AI挑瓜靠谱吗?

AI是如何判断西瓜好坏的?记者咨询了相关领域专家后得知,大模型的图片理解能力可以捕捉到西瓜的颜色、条纹、斑点、疤痕等外观信息,而互联网上的语料中有描述外观与味道之间的关系。大模型结合这两点就能推断出最好吃的瓜。换句话说,AI挑瓜主要依靠图像识别,相当于把传统挑瓜经验转化成了数据模型。

不过,大模型无法获取手感的信息,所以答案不一定准确。AI工具挑选西瓜仅能利用视觉和知识库提供参考意见,无法模拟人类摸、闻、敲等综合判断方式。因此,只能说AI挑选好水果的概率较高,但存在明显局限性。“人类经验的优势在于综合判断,能结合气味、触感等多种信息;AI的优势在于数据处理速度和一致性,适合标准化场景。两者各有所长。”专家表示。

此外,对于部分AI无法给出明确选择的现象,可能与模型训练方式有关——有的模型融合了图像、文本等不同模态的数据,有的则是独立的图像模型和文字模型。

/ 新闻延伸 /

人机协作,未来农业新方向

AI挑瓜的走红,背后是智慧农业快速发展的缩影。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已有多个区市在农产品种植、采收、分拣环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巡检、土壤墒情传感器、AI分拣设备等已成为“新农具”,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精准控制农产品质量。

“机器人的出现,能够替代过去育种学家所做的辛苦但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建说。有了AI大模型的赋能,相较于传统农机,智能育种机器人不仅能执行命令,还能自主完成类似人类的联想推理。陈建介绍,一个机器人每小时能完成2.5亩农田的检测;成百上千个机器人同时作业,就能实现量的飞跃。在实验室内,AI还能帮助科研人员快速查找优势植株的共性基因片段。

在青岛,从温室大棚到深远海域,从作物栽培到水产养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模式及装备的广泛应用,正有力突破传统农业在地域局限、季节约束和人力依赖上的重重壁垒,推动设施农业管理迈向智能化、生产走向精准化,实现增产增收。

位于上合清水湾的数字农业示范园内,木瓜树在北方温室中硕果累累。得益于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及5G通信等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园构建起覆盖供暖、排湿、浇灌等环节的智能化环境调控系统。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鸡舍,应用其自主研发的成套设备,实现了饲料投喂、饮水供给、鸡蛋收集、环境降温以及消毒防疫等全流程的无人化操作。单栋12层高的立体养殖空间可容纳15万只鸡,仅需1名操作员通过智能平台集中管理……以上两幕是岛城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建设,青岛设施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构建起了高效能生产、高科技支撑、高水平发展的供给体系,成为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高地,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

工作人员挑选的西瓜。

/ 相关新闻 /

老经验+新技巧,这样挑瓜准没错

虽然AI挑瓜为我们提供了新选择,但掌握一些传统的挑瓜技巧依然实用。结合瓜农和专家的建议,记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看外观:成熟的西瓜表皮纹路清晰、深浅分明,底色发黄的是 “太阳晒足了”;瓜脐小而内凹,瓜蒂粗壮弯曲的通常更甜。同一品种中,体型圆润的比畸形的好。

掂重量:同等大小的西瓜,手感较重的含水量高、口感好;太轻的可能空心或脱水。

听声音:用手指轻敲瓜皮,成熟的西瓜会发出“咚咚”的浑厚声;声音清脆的是生瓜,声音闷哑的可能过熟。

看新鲜度:新鲜采摘的西瓜瓜蒂翠绿、有绒毛;瓜蒂干枯发黄的可能存放时间较长。

此外,不同品种有不同特点:8424西瓜纹路较浅,甜王西瓜果皮偏厚耐运输,麒麟瓜果肉更脆嫩。购买时可根据需求选择。

最后提醒,西瓜虽好但不宜过量,尤其是脾胃虚寒者需适量食用。冷藏后的西瓜最好在2小时内吃完,避免滋生细菌。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于倢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