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葛麻丝棉,古代做衣服的那些材料你了解吗?
国学很好玩,有空来坐坐
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各种材质的面料,人工的,纯天然的林林总总,估计百十来种有的吧。而在我国古代,面料十分有限,主要就是葛,麻,丝,棉,我们慢慢来说。
葛,豆科植物,有很长的藤蔓,喜欢攀援,现在见得少了,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经济植物。我们现在吃的葛粉,药用的葛根,都是来源于它。那时候它还可以用来做衣服,当绳子,造纸等等。

野葛

葛藤花还是很漂亮的

葛织物的历史很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中就有发现残片,距今已经超过六千年了,同时《韩非子·五蠹》中也有记载说尧“冬日鹿裘,夏日葛衣”。

葛衣
虽然那时的首领尧也穿葛,但这并不能说明葛是多高档的面料,实在是当时没得选。总体来说,葛还是平民甚至是贱民穿的,以至于有了专有名词“褐夫”。褐就是最粗劣的布衣服,是用葛或者是麻这些粗纤维的植物做的,而当一个人发达了做官了,也被称之为“释褐”,意思就是不用再穿这种粗劣的衣服了。
另外说个小八卦,葛藤这种植物是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吴越地区和岭南地区是当时的主要产区,到了明清以后,更是南移到广东一带。而美国当年并没有这种植物,直到八十年代左右从国外引进,然后因为气候土壤太适合葛藤的生长,又没有天敌,结果泛滥成灾,变成了入侵物种,每年要花不少钱治理。
在这场不受大自然约束的“旅途”上,葛藤将自己夸张的生长天赋,展露得淋漓尽致——一株葛藤可以分出60个枝杈,呈放射状泼辣辣地伸胳膊伸腿。每个分杈每天赛跑似地爬出5到10厘米开外,一个生长季节攀爬近50米,总长度接近3000米!
换个说法,50万亩的葛藤,十年后,已经翻了个儿,把一百万亩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一切,用自己的绿荫,遮盖得密不透风。
葛藤的生长速度到底有多快?幽默的美国人这样调侃:栽种葛藤的人,封土之后必须跑步离开,否则,葛藤的藤卷,会缠绕上园艺师的腿,迅速把园艺师变成它的藤架。
葛藤撒腿撂欢,长得是真尽兴。可它笼盖下的其他植物,却遭了殃——没有了阳光,没有了立锥之地。
似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人们惊恐地发现:原本恩泽大地的藤蔓,突然间变成了“绿魔”,它的胃口超强,轻而易举地吞下了森林、山石以及它所触及的一切。目力所及,只剩下一个个“绿茧”。
到上世纪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公顷的土地,演变成“美丽的”灾难。而此刻,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它的控制力。1954年,美国联邦农业部已经把葛藤从推荐植物的名单上划掉,开始转向研究如何控制和消灭葛藤了,然而结果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年老百姓穿的除了葛就是麻,相对葛来说,麻可能更加普及。我国的麻主要分为三种,大麻,苎(音同祝)麻,苘(音同请)麻。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苎麻织物洁白轻爽,受人欢迎。1958年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就出土过一批四千七百多年前的苎麻平纹织物残片,可见我国使用苎麻的历史也很悠久了。现在和葛一样,也已经算是南方的作物了。

白苎,很适宜做夏天的衣服蚊帐之类
苘麻,属于硬质纤维,但耐水浸,基本不用来做衣服,而是拿来做牛衣,雨衣,渔网,船上的缆绳之类的。

苘麻的纤维
大麻,首先声明此大麻非彼大麻。现在臭名昭著的那种大麻是印度大麻,和我们这边又称之为火麻、汉麻的大麻是不同亚种。以前说过大麻也是五谷之一,而它绩出的麻线织成的衣料叫“布”,这是普通人穿衣的主要原料,所以在古代老百姓又叫“布衣”。
大麻的茎杆的表皮就是绩麻的原料,但是这个麻皮除了大麻纤维还含有胶质和杂质,所以绩麻之前要先脱胶。脱胶的方式可以用浸泡,把麻皮泡到水里,让它自然发酵,达到脱胶的目的。
大麻的芯古代叫作“蒸”,麻蒸是充当油灯的灯芯使用的,但只是剥麻的副产品,可想而知当时麻布的需求有多大。
再说一个绩麻布的小八卦,我国历来把生女儿称之为弄瓦之喜,所谓的瓦指的不是瓦片,而是陶制的纺轮,因为那时候女孩子长大了要绩麻,所以就从小让她养成习惯。

大麻纤维比苘麻纤细多了
当然麻的种类远远不止这三种,比如我们现在最熟悉的亚麻,是古代埃及人最常用的,在十八世纪以前亚麻都是欧洲最重要的纤维作物,而我国直到清代才引进。其他还有什么黄麻,红麻等,只是我国古代用的比较多的就是以上这三种。
丝,这是我国的特产,我们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并且在长时期中是唯一一个这样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缫丝养蚕了。
“帛”作为丝织品的总称,或者称之为“缯”。“帛”是富贵者所穿着的,作为一个丝织品的大类,其中又有很多具体的分类。
蚕茧缫成丝如果还没有经过煮练和漂洗称之为“生丝”,生丝织成的丝织品叫“绢”。白色生绢叫作“素”。“素”白而细致,除了可以做衣料,历代许多书画作品也是用“素”创作的。如果用双丝织成的细绢叫作“缣”,煮白了的缣叫作“练”。白色的“练”用作丧服,古代的丧服种类复杂,“练”是在举行“练祭”时穿的。如果平时以“练”为衣,就很俭朴了。
其他的还有縠(音同糊),又叫绉纱,顾名思义就是有绉纹的纱,《楚辞.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可见縠质地的轻柔和名贵。绮,就是有花纹的缯,平纹地起斜纹花的单色丝织物。罗,较为轻薄透孔的丝织物,稀疏、有空隙,并有皱感等等等等。根据花纹啊,制作工艺啊什么的不同,丝织物估计得有几十种,是专门的学问,就不多说了。

绢扇

极致轻薄的素纱禅衣
丝织品虽好,但是老百姓肯定都用不起,有些朝代也禁止老百姓穿帛,所以民间基本还是夏穿葛麻,冬穿棉。葛麻说过了,下面说下棉。
棉,准确的说分为木棉和草棉,木棉是我国原产的。《华阳国志》里有记载:“益州有梧桐木,其花采如丝,人绩以为布,名曰桐华布”。可见这个桐华布所用的材料是梧桐木上生长的,就绝不是草棉。

现在的木棉和古代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种

现在木棉的花还是很漂亮的
木本植物生产周期太长,所以没办法普及,草棉的进入才使得棉花慢慢普及开来。草棉也有很多种,最先进入我国的是非洲棉,时间大概不晚于西汉中期。非洲棉在新疆的一些古国遗址比如高昌啊,楼兰啊,发现很多,根据当地的语音溯源考证,应该是从西亚方面传进来的。非洲棉产量低,品质也差,绒长不到19毫米,但由于它的生长周期短,成熟早,非常适合新疆的气候,所以一直到19世纪初期,新疆都一直在种植非洲棉。
非洲棉俗称小棉,被称之为中棉的是亚洲棉,原产印度,不晚于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在当时也叫古贝或者吉贝,用它纺出来的布称之为吉布或者斑布。在南北朝一直到唐宋的漫长时期中,棉花一直在西北、东南地区零星种植,一直到宋末元初的时候,棉花才向长江中下游和渭水流域一代传播,元朝更是在浙东、江东、湖广等地设立了专门的提举司,每年要征收棉花十万匹,可见当时的规模已经颇大了。
以上非洲棉也好,亚洲棉也好都属于粗绒棉,而属于细绒毛的美洲陆地棉直到1892年才引入我国湖北武昌一带,而海洋棉更是要到1919年才引入云南开远一带。这类棉花的绒长达到28-30毫米,能纺32支以上的细纱,相比之下非洲棉一般只能纺12-16支细纱,相差一倍。

棉花的产量是一方面,而老百姓能穿得起棉织品,更重要还是要感谢一个人,就是我们课本上的黄道婆。由她改良过的轧棉机,一天可以出花近三十斤,对比之下,当年美国黑奴紧张劳动一天,撑死了也就能出一磅不到的棉花,就是七八两的样子,简直是天壤之别,要不怎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在葛织品基本已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传统的苘麻苎麻等也都不见了,倒是作为舶来品的亚麻还挺受欢迎,丝织品依然高贵,而我们接触的最多的是棉织品和现代科技的化纤织品。
葛之覃之,施之于谷,维叶莫莫。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相关文章
-
TER空调用户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1 09:08:22 -
阿里斯顿空调服务热线号码各区24小时维修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1 09:06:11 -
小天鹅空调全国统一售后24小时受理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1 09:02:24 -
LG中央空调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2025-04-21 09:00:14 -
欧琳灶具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今-日-更-新
2025-04-21 08:58:18 -
橱洁燃气灶客服号码售后号码大全及维修网点查询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2025-04-21 08: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