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家级科研力量赋能!中钢热能院数字化配煤技术成钢铁行业降碳 “金钥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8:35:00    


年初以来,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数字化配煤技术正式落地实施,以亮眼成效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打造示范样本。通过这项技术的推广,不仅为钢铁企业实现了技术革新,还为工业领域碳减排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加速我国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协同发展的转型步伐。

中钢热能院是我国一家“老牌”科研院所,在行业内拥有深厚底蕴。自成立以来,始终深耕我国钢铁行业煤焦化工、能源与热能工程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等战略调整、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中钢热能院精准锚定煤焦资源清洁利用、冶金炉窑节能降碳两大核心方向,主要从事煤资源利用及评价、低阶煤提质、针状焦及相关功能材料、高效燃烧(全氧及富氧)及冶金用氧装备、竖式冶金炉窑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装备制造、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服务。

作为钢铁行业煤焦化工领域的“国家队”,中钢热能院的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是鞍山唯一一家被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依托这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钢热能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辽宁科技大学、本钢,主动“揭榜挂帅”《中大型高炉低碳冶炼用焦及其数字化配煤应用研究》项目。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中钢热能院煤资源事业部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通过集体研讨、头脑风暴,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试验场地,对不同煤的性能进行反复对比与优化。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构建中大型高炉低碳冶炼用焦评价体系,并开发出数字化煤焦质量优化系统,将传统炼焦配煤推向智能化时代,实现从“经验炼焦”到“数字炼焦”的革命性跨越。

这项数字化配煤技术的成功应用,带来了多方面的显著效益。在原料成本上,它突破了传统配煤对优质煤资源的高度依赖,通过对煤质特性的精准分析,充分挖掘低价煤种的潜力,将原本难以利用的煤种合理配比,显著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在碳减排层面,该技术可以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算,钢铁行业年减排量可达3800万至5500万吨,这将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助力。

从产业发展看,数字化配煤技术实现了煤—焦—炼铁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对于焦化企业而言,依托数字化系统精准配煤,不仅降低对优质煤依赖,还使综合生产成本缩减超10%;钢铁企业则通过提升高炉稳定性,单座高炉将每年节约成本达1.27亿元。在资源利用方面,该技术有力推动炼焦煤资源高效配置,极大缓解我国优质煤资源紧缺问题,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目前,该数字化配煤技术已在本钢落地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多家钢铁企业的关注。中钢热能院科技发展部部长李强生表示,未来,中钢热能院将继续秉承“国家队”科研院所使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优化升级数字化配煤技术,紧紧围绕煤焦资源清洁利用、冶金炉窑节能降碳两大核心方向,探索更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赋能产业破局升级,在“双碳”征程中书写新篇章。

全媒体记者 钟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