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航天奠基人 纪念钱学森回国70周年


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致敬航天奠基人,传承科学家精神”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今天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2025年恰逢上海交大杰出校友、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70周年。钱学森的载誉归来开启了新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宏伟序章,并为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航空救国、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在上海这片科技创新沃土上生根发芽。会场里,一枚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主题标志特别闪耀。它的设计理念紧扣“航天”与“爱国”两大要素,以视觉符号凝练钱学森的卓越贡献与崇高精神。汉字“归”、阿拉伯数字“70”以及钱学森图书馆标识,三者融合构成主体图形框架,并以“1955-2025”这一具有历史跨度的具象化时间符号作为“暗线”,精准锚定钱学森归国的关键时间节点与当下的时代坐标。
特级航天员、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汤洪波也来到活动现场。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向汤洪波赠送该馆建筑模型“大地上的丰碑”。这个模型以方正的结构寓意钱学森心系祖国的赤子情怀,以开裂的石头寓意钱老迸发的智慧之花以及在戈壁滩上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表达出“大地情怀 石破天惊”的主旨。
有意思的是,钱学森图书馆之所以与中国航天人结缘,与钱老本人颇有渊源。2004年春节,刚刚飞天归来的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一同去看望钱学森。钱老一眼就认出了杨利伟,亲切地说:“你们现在干成功的事情比我干的要复杂,所以说,你们已经超过我了。祝贺你们。”从那以后,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完成后,航天员们都会上门探望钱老,致敬先驱,聆听教诲。2011年,钱学森图书馆建成开放后,相继迎来杨利伟、景海鹏、刘旺、刘洋、邓清明、陈冬、赵传东等多位航天员到访。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钱学森班学生参观钱学森图书馆
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从构建航天科学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推进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培育新时代航天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强强联合。未来,双方将联合开展“向星辰出发”主题航天公益活动,推动“中国航天基金会奖”获奖者走进高校;推动航天院士、专家走进上海的大中小学校开展科学知识普及与科学精神宣讲。
据悉,今天开始的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系列活动分为“缅怀·非凡人生”“弘扬·崇高精神”“献礼·集体记忆”三个板块,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策划专题展览等活动,系统回顾钱学森回国历程及其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讲好钱学森故事,弘扬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范。
相关文章
-
深蓝航天:星云系列后续火箭型号布局中大型卫星运载发射服务能力
2025-04-25 19:44:00 -
致敬中国航天奠基人 纪念钱学森回国70周年
2025-04-25 11:06:00 -
冷水江市航天科普巡展启动 活动将持续至5月8日
2025-04-25 09:00:00 -
学习新语|“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
2025-04-24 13:11:00 -
“此生属于祖国——纪念黄旭华院士生平事迹展”在汉揭幕
2025-04-24 12:01:00 -
太空新基建:中国商业航天提速|新华深读
2025-04-24 1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