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赋能,智绘蓝图!首届毓璜顶医院泌尿系肿瘤学术研讨会召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7: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近日,首届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系肿瘤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会议由烟台毓璜顶医院科研科、泌尿外二科主办,邀请了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杨金波教授、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吕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明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毛凤彪教授、滨州医学院药学院米佳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十余所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青年人才进行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烟台毓璜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宋西成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开幕式由医院科研科科长林春华主持,医院病理科、检验科、教育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等相关青年研究骨干及研究生参加学术研讨。

会议上半场,杨金波教授系统总结了干扰素依赖信号在抗病毒和肿瘤免疫学中的研究作用,揭示了STAT2特定位点磷酸化增强抗病毒与细胞免疫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急救提供新策略。朱明教授聚焦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提升,为优化编辑安全性提供新工具,推动基因治疗临床应用。上海科技大学丁明瑞教授聚焦Xist RNA在X染色体上顺式扩散并启动X染色体失活,揭示了其顺式扩散的生物物理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交通大学何金男教授开发了高通量相分离蛋白筛选方法,为相分离研究提供了新工具。

会议下半场,毛凤彪教授带来了肿瘤驱动机制及精准干预的报告,系统阐述了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基因突变、表观遗传改变、肿瘤微环境异常等分子机制。吕伟教授主要探讨了染色体外DNA在尿路上皮癌中的时空多样性及其对肿瘤进化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浙江大学朱容萱教授围绕肿瘤乳酸化及免疫逃逸机制,分析促进组蛋白乳酸化,驱动肿瘤生长和免疫逃逸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策略。清华大学徐隆琛博士介绍了计算机模拟基因编辑扰动进行因果推断与虚拟细胞建模、单细胞与空间组学算法开发、生物系统复杂网络与动力学建模等最近研究进展。

会后,专家们参观了泰山学者实验室、生物芯片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和大数据实验室,实地了解医院科研平台建设与成果转化情况,并与实验室科研人员展开深入交流。专家们对烟台毓璜顶医院近年来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医院在泌尿系统肿瘤研究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广阔的发展潜力。

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泌尿系肿瘤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临床热点,全面展示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最新成果,有效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通过此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医院进一步拓宽了科研视野、提升了学术影响力,也为构建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科研合作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烟台毓璜顶医院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理念,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推动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宋西成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