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0 10:19:02    

“让”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责备的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让,相责让也。”

夫子说:“行仁之事,自己应当率先向前,不要让给众人。”

这一章句有两个成语,一个是“当仁不让”,另一个则是“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当仁不让于师”,对于“仁以为己任”的儒家来说,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

这句话如何解释呢?“师”字的解释很是关键,我们接着往下看。

“当”是一个形声字。《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当,田相值也。”本义是两块田相当、相等的意思。抵得上,等于。如:一个人当俩人用;衍义:引申指“充任,担任”。如:充当、担当、当之无愧;衍义:引申指“掌管,主持”。如:当家、当权、当政等。“当”这里可以理解为“面对、当……时”,也可以理解为“担当。”

《论语》的核心思想就是“仁”。曾子对老师的思想解释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南宋大儒朱熹的解释就是“尽己之所能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行仁,一个人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正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这么一说,就是人在道上,或者叫“人能弘道。”

早期儒家思想中的“让”,除了一部分是关于礼仪、礼节、礼数的意义(如“揖让”、“三让”等)外,其主要含义是“退让”、“辞让”之“让”,指为人处世要谦虚逊让,在世俗的功名利禄面前能先人后己,退让不争。

“让”是“礼”的具体表现,“让”既不是“争”,也不是“退缩”。孔子非常重视礼让精神,在治国或与人交往时,孔子强调“让”。《论语•八佾篇》记载:“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称赞泰伯是“三以天下让”(《论语•泰伯篇》);他的弟子子贡评价他的时候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篇》)

孔子有一个“让”的故事。一天,孔子和弟子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上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东西?”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成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七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七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然而,这种谦虚礼让的精神,到了春秋时期已丧失殆尽,孔子看到是各诸侯国上层统治者,为了得到权力,你争我抢,寡廉鲜耻,由此发出了“当仁,不让”的感慨。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周瑜(175年至210年),字公瑾,吴国的名将。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周瑜描写成了一个气度狭狭,忌才妒能的人物,因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导致自己吐血而死,时年三十六岁。他死前还仰声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我想,如果当时周瑜懂得谦让,与诸葛亮共同伐魏,恐怕三国的历史将要重写。

如果这样断句的话,一方面是希望大家都能“当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人“不让”,也就是“争名夺利争地盘”的批评。希望他们能回到人生正道上来。因为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君子之“争”,是按照礼仪的标准来做,这种“争”也带有谦谦君子之风,表现为尊老爱幼、尊重他人、遵守秩序等美好品质。

“当仁”的“仁”可以理解成正义的事,应该做的事。当仁不让,是说遇到正义之事或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管付出多大牺牲,哪怕是牺牲生命,你们都不推脱,勇于负责。为什么呢?因为行仁是你自己选择的人生路,既然选择了,你就要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可一般人,总是趋利避义,只要无利可图,便作壁上观,既不关心,也不会挺身而出。

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禁烟,对他个人有什么好处?道光帝派他去广州禁烟,他一到广州,就与两广总督一起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英国官员义律十分愤怒,他亲自从澳门来到了广州,意图阻止清政府的禁烟,为此,他还将英国的战舰开到了珠江口,对林则徐进行恐吓。面对英国官员的阻扰,林则徐果断下令,终止一切对英贸易,并派兵围困英国使馆。没有办法,最终英国上交了所有的鸦片。林则徐为了民族的利益,“当仁不让”销毁鸦片,成就了他民族英雄的美名。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先烈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当仁不让”不惜牺牲生命;在和平年代,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有多少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这样的人实现了孔子所提倡的“当仁不让”。

其实,分享到这里,我宁愿这篇文章到此结束。偏偏后面又加上了“于师”这两个字。

“师”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本义指军队驻扎。引申义为军队编制一级单位,又引申为众人。由众人又引申为都邑。西汉的大儒董仲舒用了“师”一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后来,人们理解这一句话的时候,“师”就是师长,老师长辈的意思。这句话就可以有以下这样的理解了,第一;一个人行仁的时候,即使是老师在身边,也要积极行仁,不必谦让的。这样一来,就有点不尊敬老师的嫌疑了,一个人立志行仁,却在礼仪上有不尊重老师之处,显然,还不是真正行仁的人;二呢,这个人的水平超过了老师的水平,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过老师,他才能够说“当仁不让于师。”这样来看,似乎有一种傲气在里面,让人觉得不是很舒服;第三,行仁的时候,“不让”就是不在老师的后面,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对老师的不敬之嫌,学生勇于行仁,跟着老师后面,不能落后,要有那种勇猛的、精进的状态,这样解释起来,感觉不错。

“当仁不让”的思想值得提倡,不仅是老师,在父母面前,长辈面前,领导面前都应该当仁不让。如此来看,如果用“师”的本义“军队驻扎”,尤其是使用“师”的引申义:“众人”,感觉更舒服。

孔子这段话,除了坚守真理正义而“当仁不让”之外,还有一层意思,结合上章句《论语》记载;“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仁”是老百姓所需要的东西,只要是仁义的事,孔子说就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就要自告奋勇,积极上前,不要谦让于任何人。

在“仁”的面前,众人平等,如现在所说:真理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除了行仁之外,还是必须礼让。行仁是好事,如果大家都推来让去,岂不是都不想做好事?譬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小孩滑落到水里了,你和老师一起看到的,你说;老师,你去救小孩吧?碰到这样的好事,我得让给老师您啊?这能行吗?而是一看到这个情况,立即跑过去把孩子救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当仁不让于师”。遇到行仁的事儿,要积极践行,因为“仁”是一个人的道德,是一种本能,不能把“仁”当做一种礼貌或者形式让来让去的。

古人尚知“当仁,不让于师”,而今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当仁不让”的气魄、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自觉,站在道德、正义、真理的一边,不徇私情,守好底线,方能从大局着眼、为大家着想,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如果坚守的是真理是正义,要敢做敢当。该自己做的,决不推辞;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

“让”是一种魅力,更是一种豁达的胸襟。“让”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是苏东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让我们一起来呼唤“让”,践行“让”,做一个谦谦君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