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马来西亚版图变迁:从西马到东马,大马来西亚国土如何横跨两岸?

50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5 12:51:07    


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是马来族,一般称之为马来人。马来人来自北方,他们是何时迁入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不得而知。不过,早在公元前,马来人就已经广泛分布于这些地方。

其实,“马来”一词来自于苏门答腊岛上最早的城市和国家末罗瑜或摩罗游,英文为Melayu或Malayu,位于今天印尼的占碑一带。无论是马来人、马来语还是马来亚、马来西亚,一切与马来相关的词,都来源于此。

但是,马来地区或马来人也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马来地区或马来人指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及这一地区的居民,狭义上则仅指马来西亚联邦及其主体民族马来人。

西马的国家历史要早于东马。公元初,马来半岛中南部相继出现了一些印度化的小王国,如羯荼、狼牙修、吉打、婆皇等等。不过,它们都无足轻重,真正对西马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来自苏门答腊岛。

据中国史籍记载,7世纪,苏门答腊岛上有两个最大的国家,一个是末罗瑜,就是马来一词来源的地方,它本身也是个城市和港口;另一个是室利佛逝,信奉大乘佛教,也是个城市和港口,位于今天印尼的巨港一带,中国史书后来称之为三佛齐

7世纪末,三佛齐王国吞并了末罗瑜成为一个海上帝国。得益于马来航海家开通的从印度到中国的马六甲航线,三佛齐王国的海上贸易非常繁荣,爪哇、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商船云集,给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为了维持这种繁荣局面,三佛齐王国竭力控制马六甲海峡周边沿海地区。在鼎盛时期,三佛齐王国的势力范围除了苏门答腊岛之外,还深入整个马来半岛、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西部。

可是,俗话说“树大招风”,三佛齐的走红招来了羡慕嫉妒恨。11世纪初,来自印度的泰米尔朱罗王国的舰队经常骚扰和袭击三佛齐。他们还摧毁了三佛齐的首都巨港,朱罗王国退兵后三佛齐不得不迁都末罗瑜,从此走向衰落。

然而,三佛齐走向衰落后,噩耗一个接着一个,最终撑不下去了。13世纪末,暹罗崛起,为争夺马来半岛与三佛齐人大打出手。最后在元世祖忽必烈调停下,双方才相安无事。

之后,东爪哇多次攻打三佛齐,三佛齐王室被迫逃入西部山区,就成了米南加保人。可是,巨港的王子拒绝服从东爪哇的统治。14世纪末,东爪哇崛起的满者伯夷王国出兵荡平了巨港。于是,巨港王子拜里米苏拉逃走。

拜里米苏拉带着族人先逃到淡马锡,即今天的新加坡。他本想在那里建国,于是杀了当地酋长,这引起了暹罗的不满,因为此时淡马锡已是暹罗的势力范围。拜里米苏拉只好又逃往马来半岛,1402年他在那里发现了一块宝地,命名为马六甲,中国史籍称之为满剌加

马六甲开始只是一个小城邦,北面是暹罗的势力范围,每年都要向其进贡,南面是强大的满者伯夷王国,后来还有一个由广东人梁道明所建、占据其老家巨港的新三佛齐,可谓险象环生,压力山大。新三佛齐后来一度成为明朝在这里设置的旧港宣慰司辖地。

不过,拜里米苏拉很有眼光,为了生存发展,于1403年进京朝贡大明。为了维护郑和下西洋航线的稳定,明成祖正式封拜里米苏拉为马六甲国王,并赐印玺和诏书。这下,有了大明这个靠山,周边的国家都不再敢为难马六甲,马六甲王国也得以发展起来。

航线稳定下来之后,许多中国人来马六甲经商和定居。这些人和当地的马来人通婚,世代繁衍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男的叫峇峇,女的叫娘惹,也被称作“土生华人”。前些年有部电视剧《小娘惹》,源头就是从这个时候来的。

从13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已经在苏门答腊扎下根来。到了15世纪,穆斯林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拜里米苏拉从印度教混合佛教改宗伊斯兰教,还娶了苏门答腊亚齐苏丹国的公主。从此,马六甲王国就成为了一个苏丹国,而且伊斯兰教也借着马六甲的地理优势,迅速传遍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一大批苏丹国随之建立起来。

马六甲经过扩张,控制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1470年,马六甲又灭掉新三佛齐,占领苏门答腊岛中部,进入最辉煌时期。此时的马六甲每年有数百艘来自中国、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的商船,成为全球贸易中心,俨然已经是东南亚的商业霸主。

不过,马六甲是在明朝的庇护下得以发展起来的,随着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加上内部派系斗争激烈,马六甲开始走向衰落。这个时候,欧洲人的脚步临近了。实际上,给予马六甲致命一击的正是欧洲殖民者的到来。

新航路开辟后,为了把穆斯林从东南亚香料贸易中排挤出去,葡萄牙于1509年发动了对于马六甲的进攻,但受到重挫而退走。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卷土重来,最终攻占了马六甲。马六甲苏丹一路败走,后来其后裔分别于1528年建立了柔佛苏丹国和霹雳苏丹国,继承了马六甲王国的王统。

葡萄牙人在马六甲屠杀、抢劫,许多无辜百姓惨遭屠戮,财产损失无法计量,马六甲人的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然而,葡萄牙也无力进行领土扩张,只是控制了马六甲和几个港口,妄图垄断亚洲贸易。

1580年,西班牙兼并了葡萄牙,彻底打乱了葡萄牙在马六甲的布局。1641年,荷兰在与西班牙的斗争中,赶走了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但是荷兰人也只是想做生意,并无意在马来半岛扩张领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当地一些苏丹国签订协议,垄断了东南亚的贸易。

之后,荷兰与英国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荷兰的霸主地位而被英国所取代。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双方也在马六甲海峡地区展开争夺。英国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格局,使日后马来西亚成为一个国家变为可能。

1786年,为了在马六甲拥有一座海军基地,英国占领槟榔屿,吉打苏丹于1791年正式割让了此地。1800年,为了种植蔬菜和粮食以保证槟榔屿的日常需要,英国又从吉打苏丹手里取得了威利斯省

1818年,英国认为槟榔屿太偏僻,要求弗莱士另找一块基地。他看中了新加坡,于是英国从柔佛苏丹手里取得了新加坡的使用权。无论是槟榔屿还是新加坡,经济都得到飞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人来此落户。

1818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为了避免英国和和荷兰在海峡地区的进一步冲突,1824年双方签订《伦敦条约》,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英国控制海峡北部,荷兰控制海峡南部;英国把明古鲁交给荷兰,荷兰承认英国拥有马六甲。同年,柔佛苏丹国永久把新加坡让给英国。

1826年,英国成立了隶属于东印度公司的海峡机构,辖地包括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这就是所谓的海峡殖民地。

虽然英国和中国商人对马来半岛的锡矿很感兴趣,但东印度公司出于经济的考虑,禁止任何领土扩张。可是,半岛上的这些苏丹国内外纷争不断,严重影响了商业的发展。于是,英国开始寻求领土扩张。1867年,马来半岛大部成为英国女王的直辖殖民地。

1896年,霹雳州、雪兰莪州、彭亨州和森美兰州四个苏丹国地盘组成马来联邦,由驻吉隆坡总督管辖,这是马来西亚建国的开始,但此时还不能称作“马来西亚”。

1909年,英国又与暹罗签订条约,从其手里获得了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四个苏丹国的控制权,但是它们没有加入马来联邦。1914年,英国又控制了柔佛苏丹国。至此,整个马来半岛全部成为英国殖民地,西马的雏形已经形成。

西马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还因为橡胶的引种和锡矿的开采。20世纪初,西马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移民,主要是中国人和印度人。中国人主要在经济领域从事各种职业,包括资本家、商人、手工业者和矿工,人数最多;印度人主要是来橡胶园打工的工人,少量在城市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人数不多。而本地的马来人大部分是农民,只有少数精英受到英国的格外关照。

东马是加里曼丹岛的一部分,加里曼丹岛旧称婆罗洲婆罗洲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渤泥国和其继承者文莱苏丹国的势力范围,后来文莱苏丹国受满者伯夷和苏禄苏丹国挤兑,其统治区域逐步缩至北部沿海地区。

1839年,一个名叫布鲁克的英国人在文莱苏丹授权下,以个人名义平息了一场古晋的骚乱。所以,布鲁克因功子1841年被封为沙捞越总督。1846年,布鲁克从文莱苏丹那里获得了沙捞越的完全主权,在古沙捞越王国的地盘上建立了沙捞越王国。这个王朝被称为白罗阇王朝,又称布鲁克王朝

可是文莱苏丹国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行为就是引狼入室。布鲁克及其继任者不断蚕食文莱苏丹国的土地,沙捞越王国的领土不断扩大。到1890年,文莱苏丹国只剩下两块很小的土地,且彼此不相连。

与此同时,1878年西班牙占领苏禄苏丹国,吞并了其在北婆罗洲的领土。而此前的1877年,英国人登特和奥地利人奥韦尔贝克伯爵已从文莱苏丹手里得到了北婆罗洲的主权,这样一来双方发生冲突。于是,奥韦尔贝克伯爵把自己的土地卖给了英国人登特,登特获得英国的支持成立英国北婆罗洲公司。最终,1885年,英国和西班牙签订协议,划定了北婆罗洲公司与苏禄苏丹国的界线,北婆罗洲归英国公司所有。北婆罗洲后来命名为沙巴州

1886-1888年,为了防止外国的干涉,英国把沙捞越、北婆罗洲以及文莱苏丹国收为自己的“保护国”,沙捞越、北婆罗洲就是日后东马的构成部分。1912年,英国和荷兰在婆罗洲划定了边界,成为日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加里曼丹岛的边界。


1941年,日本占领新加坡、马来亚、沙捞越、北婆罗洲以及文莱苏丹国。期间,泰国还占领了南部四个马来州,战后归。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这些地区才获得解放。

1946年,英国卷土重来,宣布在西马成立马来亚联邦,包括槟榔屿、马六甲,但不包括新加坡。本来英国人打算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废除苏丹们的特权,给予所有民族同等权利。可是,马来人强烈反对。于是,英国人只好妥协,1948年,建立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

而1946年西马的沙捞越和北婆罗洲重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并没有任何改变,仍然属于英国北婆罗洲公司。1959年,文莱获得内部自治,但并没有独立,仍是英国殖民地。

至于新加坡,战后则仍是英国的直属殖民地。不过1959年新加坡成立自治邦,人民行动党领导人李光耀在新加坡大选中获胜。他提议,新加坡应该和马来亚合并。与此同时,英国也提出将沙捞越、北婆罗洲和文莱并入马来亚。马来亚总理拉赫曼同意了李光耀和英国的提议,原因是沙捞越、北婆罗洲和文莱的居民多是马来人或与马来人有血缘关系,可以平衡新加坡华人在国家中的占比。

新组建的国家准备叫马来西亚,原本包括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北婆罗洲和文莱。可是这一构想遭到了印度尼西亚的强烈反对和阻挠,因为它也对这一地区有觊觎之心。1962年,印尼在沙捞越组织游击战,同时策动文莱人民起义,反对加入马来西亚。印尼的反对暂时促进了马来人与华人的团结,最后英国人以武力镇压了叛乱,印尼的阻挠计划失败。

最终,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得以正式成立,包括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北婆罗洲。不过,由于文莱苏丹的反对,所以文莱并没有加入进来,它仍是英国的保护国。

然而,之后的马来西亚联邦很快出现裂痕。拉赫曼与李光耀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观点,前者主张马来人优先,后者代表非马来人的利益。1965年,拉赫曼强令李光耀退出联邦。于是,新加坡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马来西亚的最终版图只包括了马来亚、沙捞越、北婆罗洲三部分,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成为一个横跨海洋两岸的国家。马来亚即西马,沙捞越、北婆罗洲即沙巴州合称东马,二者合起来简称“大马”。


马来西亚保留了旧时代的残余,一个是苏丹,一个是马来人的特权。

马来西亚联邦由3个联邦直辖区和13个州组成,其中除槟榔屿、马六甲、沙捞越、沙巴四州外,其他9个州均有苏丹,国家元首和副元首均从这九位苏丹中轮流选出,每五年换一次。当然,马来西亚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总理依靠议会掌握实权。

马来西亚人口3100多万,马来人及其他土著民族占67%,华人占24%,印度人占7%。其中马来人为主体民族,享有特权地位,被称为“大地之子”,法律规定不准讨论任何关于马来人特权的问题。这种政策引起了其他民族的不满,并诞生了最大的华人反对党。

1981年以后,马来西亚的政策有了转变,学习新加坡,提倡亚洲价值观,使内部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不过,马来西亚仍时刻关注两种力量,一个是传统的华人反对党,一个是新兴的伊斯兰运动

马来西亚深知,只有经济的高速增长才能缓和内部的矛盾。一来,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锡、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矿产和以橡胶、棕榈、胡椒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二来,马来西亚港口众多,水运条件极其便利。通过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服务业及旅游业,马来西亚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在东南亚国家中是名列前茅的,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