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新文化运动产生原因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4 13:02:07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一年后又将其改名为《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就是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发起的一场反传统、反礼教的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最为活跃的论争和改革,让我国的文化为此发生巨大的转变。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会在1915年后,便发生了新文化运动?

第一、晚清以来,一系列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政治变革为新文化运动打下基础。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曾国藩等领头人便在倡导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后来又出现了谭嗣同、梁启超这样的批评传统伦理道德观的知识分子。此外,晚清政府也在努力地推动立宪改革,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不久后,存在着长达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也一并被废除了。清朝覆灭后的第二年,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正式宣布经学不再是必修课程。

第二、袁世凯的复辟和北伐军阀的统治激起了知识分子的强烈反抗

自从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后,便开始了恢复帝制的进程。不但渴望着独裁专制,还在思想领域上欣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并获得了康有为、严复等知识分子的支持。

最终,袁世凯的复辟行为虽然没能得逞,但中国政权仍然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为此,孙中山先生曾发动二次革命、三次革命,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之下,陈独秀等知识分子认为,革命虽然能够推翻传统政治制度,但却不能改变整个民族落后的腐朽思想,便毅然决然地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