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1 09:03:07    

正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基本释义:

1、畔:通“叛"。

2、矣夫: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汤味儿:

不夸张的说,小时候谁没偷懒过呢,写作写,尤其是课外辅导题,只要有答案,父母不在家,嘿,直接抄多爽,速度快效率高,写完还可以去玩耍。这就是一种投机取巧,自欺欺人的表现。考试的时候,估计哭都来不及了。然后成绩不好,又暗自下决心,我能行,爸妈你们放心,我能行,老师,你别看不上我,我能行。决心下的很足,气壮山河的。结果这伤心和郁闷的劲儿一过去,又轮回了。

所以,同样是走路,有人在走直线,有人却永远在走一个圈,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原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相信很多人一生走上千里的路都是没问题的,但是这千里之路的收获和体会却是大相径庭的。原因在于什么,在于走这千里的目标和意图。

就像孔子的这句话,漫不经心,三心二意的走,是很难收获的,学习仁的目的是什么,或许不一定能成为圣贤,成为得道之人,但是至少,你学会了一种敬畏精神,一种目标性的精神,成仁之道,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随意,小路,捷径都是不可能得道真知的,如西游记,唐僧之所以能够取经成功,重要的一点,就是脚踏实地。他的徒弟,都可以腾云驾雾,但是对于唐僧而言,这都是捷径,都是虚妄的,因为现实中,即是有这三个徒弟,也不会有这样的本领,只是用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来告诉我们,所有的功成名就,都是实事求是,一步一步积累来的,遇到小路不走,遇到捷径不贪,这就是一种虔诚。帮助唐僧取经成功的其实并不是他的徒弟,而是他自己的虔诚,他的徒弟的本领对他而言,都是诱惑,唐僧如果取巧,让悟空带他翻个跟头就可以了,但是唐僧没有,他克制了诱惑。他傻么,不是的,他虔诚,他真实,他有心。

虔诚本就是一种专一 ,一种敬畏。所以脚下的路,再多,在宽,都没用,有的路,不属于你,有的路也不能走,至于你如何选择,那是你的心决定的,心路,就是历程,就是结果。

相关文章